扎煤公司于1902年建礦,現有職工10304人,原屬中直大一型煤炭企業,2007年歸屬中國華能集團。自2007年開展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以來,扎煤公司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推動公司創新型人才培養教育改革。扎煤公司工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總要求,牢牢把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貼近職工的工作原則,唱響“當好主人翁、奮進新時代”的主旋律,深入實施職工素質提升工程,廣泛深入開展職工技能競賽。通過優化工作機制,創新競賽內容,規范競賽流程,填補競賽專業空白,擴大參賽覆蓋面,開展技術交流等活動,增強了技能競賽的吸引力和實效性,使公司職業技能競賽成為煤炭產業工人共同學習、共同交流、共同成長的平臺,成為提升廣大青年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形載體,成為科技成果孵化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逐漸探索出了一種以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推動創新“高、精、尖”人才培養和提升職工全面綜合素質的培訓新模式,為持續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職工走技能成才、技能報企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要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要在全社會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企之路。
扎煤公司大力宣傳黨中央關于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出臺《扎煤公司技能人才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營造氛圍,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重視技能人才培養,緊扣企業需求,完善落實技術工人職業發展機制和政策,激勵企業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不斷涌現。
二、從體制、機制入手,實現技能競賽“三大”轉變
1.實現管理體制、思想觀念的轉變
公司大力推進技能人才,技能強企戰略,在公司黨委的高度重視下,完善職工教育培訓管理體制,完善公司教育培訓管理制度,加強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公司、礦(處)按照管理權限,對教育培訓實施分級管理,明確職責分工,健全公司和基層單位培訓組織機構,配備專兼職培訓管理人員,落實培訓管理職責,保障培訓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形成各級齊抓共管、上下齊心協力、職工全面參與的“大培訓”格局。公司領導對一些具體工作提要求、給建議,幫助解決工作中的細節性難題,并逐年加大軟硬件設備的資金投入,為選手購置型號匹配的參賽訓練器材和設備,在實際操作訓練中,公司領導親臨現場,極大鼓舞了士氣。
公司黨委下發崗位技能競賽文件,隆重表彰獲獎人員,授予全國煤炭系統技能競賽獲獎人員扎煤公司勞動模范稱號,廣泛宣傳獲獎人員的先進事跡,提高技能競賽的知名度和參與度,實現由工會、培訓中心組織到人資部、安監部、技術部等職能部室和相關單位齊抓共管、各司其責的轉變,從基層單位不重視、不關注、不支持到主動申請承辦、層層擇優推選、積極配合的轉變,從指定精英賽到全員參與賽的轉變,競賽專業工種從3至5個到現在開展50余個專業工種競賽的轉變,參賽人數由原來的100人到現在1000余人轉變。
2.擴大競賽范圍,使技能競賽向全員、全方位轉變
扎煤公司技能競賽實現了從采掘機運通的單一工種向多系統、多工種的轉變,從操作崗層面競賽向管理崗業務管理賽事的轉變,從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向傳統考試模式+技術答辯的轉變,從抽調專業人員集中封閉出題到國家專業題庫計算機網絡答題的轉變,從井下電器設備實際操作到地面實訓基地模擬考核的轉變,從技能競賽培養、挖掘技能人才到“導師帶徒”激勵技能人才發揮作用的轉變。
3.有效的激勵機制,實現參賽職工被動參與到主動競爭參加的轉變
加大表彰獎勵力度,對競賽獲獎選手獎勵從以往的技術狀元1000元、技術尖兵800元、技術能手500元提高到現在一等獎8000元、二等獎6000元、三等獎4000元、優秀獎2000元。屬于煤炭特有工種的獲獎選手,由公司優先向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簽定指導中心申報晉級技術等級證書,享受相應級別補貼。同時加大對參加上級競賽獲獎選手的表彰獎勵,激勵技能人才向更高層次沖刺。
三、發揮培訓基地作用,校廠合作,提升培訓質量
公司將培訓中心實操基地作為主戰場,大力開展職工技術培訓工作。以關鍵人群、重點崗位為目標,以需求和崗位能力差距為導向,實現分級分類精準培訓與全員培訓相結合。有計劃地開展新員工培訓、班組長培訓、崗位技能培訓、技術比武、技術交流、技能競賽活動,加大技術技能選手經驗交流力度,組織實施學習型班組創建計劃,提高技能人才的整體素質和技術革新能力。
1.高強度訓練,提高選手的技術穩定程度
公司培訓中心教練員對競賽方案和比賽規則細致研究,對訓練計劃精心部署,嚴謹實施,合理安排比賽訓練進度,為選手們取得好成績打下了堅固基石。教練員積極主動進行內外協調溝通,想盡辦法,克服困難,從實操現場環境與設備布置入手緊靠國賽標準。
為做好上級組織開展的技能競賽參賽工作,組織公司獲獎選手至少進行30天以上的集中培訓,強化訓練,集訓選手為參賽選手的1倍,進行日??己?,末位淘汰,切實將本行業精英骨干評選推薦到各級賽事中。在訓練伊始,選手們就直接進入比賽倒計時狀態,在每天長達十幾個小時的訓練中,選手和教練員一起勇敢地挑戰訓練極限。選手們每天加班延點,不斷重復練習操作流程,不斷鉆研考核故障處理庫,在練習過程中找到對的方法,不斷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近幾年,公司培訓中心積極與廠家溝通協調,在訓練期間,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邀請廠家的技術指導在培訓中心實操訓練場地進行一對一現場教學,并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派出選手到廠家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學習,這都大大提高了選手的操作技能和技術水平。
2.引入心理咨詢,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
通過總結近幾年的參賽經驗,選手除了進行常規的大強度實操訓練之外,培訓中心將心理咨詢引入大賽輔導中,定期舉辦技能競賽心理學咨詢講座,使大賽選手調整比賽心態,克服心理障礙。心理咨詢持續跟進實操訓練輔導,并與競賽選手進行面對面交流。
為了降低因自我情緒與壓力管理不當導致的賽前焦慮,消除因長期單調訓練導致的賽前倦怠問題,做到有效應對競賽中出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制定了《關于提高競賽選手體能、抗壓能力和心理素質的訓練方案》,選手們在每天的實操訓練中穿插進行深蹲、開合跳、跳繩、跑步等多種形式的體能訓練。
3.召開教練員分析會,助推選手突破高原期
公司及培訓中心定期召開教練員分析會,總結訓練中存在的階段性問題,明確下一階段的訓練方向,并根據大賽的延期時間,重新規劃訓練進度,修訂訓練計劃。訓練中,針對訓練中存在的心理疲勞問題,通過開展文體活動、適時休息等方法轉移選手注意力,并進行心理疏導與緩解。在選手進入訓練高原期時,引入生理節律調節法,按照選手的體能周期和情緒周期,適時調整訓練力度,幫助選手順利度過高原期。教練員與心理輔導老師全程二對一跟蹤訓練,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幫助選手達成技術穩定狀態,操作過程實現肌肉記憶,把技術穩定在高原期以上水平。大賽中,公司領導親自帶隊,全員上陣,分工負責,通力合作,確保選手心理狀態穩定,為取得競賽成績作出了積極貢獻。
四、堅持“四個注重”,規范開展技能競賽工作
注重競賽專業的選定。按照“企業之需,職工所想”工作原則,一方面做好專業人員分布、技術人員現狀等調研工作;另一方面下發調查問卷,征求各基層單位對將要開展的競賽專業及改進的建議,做到有的放矢。
注重參賽選手的選拔。每次開展競賽前制定周密的競賽實施技術方案,要求各單位組織開展專業技術培訓,參加公司技能競賽的選手,必須是通過基層崗位練兵、比武預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員,確保競賽質量。以2021年扎煤公司第十一屆職工技能競賽為例,競賽選拔包括隊(段)班組選拔賽、礦(處)技術比武練兵預賽和公司決賽三個階段,從4月份開始,各單位就廣泛開展"崗位大練兵、技術大比武、素質大提高"活動,有16個單位的51個工種的4000余名職工參加培訓預選,1040名選手入圍決賽,179名選手受到表彰獎勵。整個活動聲勢大,影響廣,充分體現了競賽的廣泛性、群眾性特點。
注重賽事的安全和公平公正。每次舉辦競賽,綜合考慮現場安全環境、實際操作安全注意事項及入井、地面交通安全因素,由各承辦單位制定詳細、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報安全監察部審批后,由現場裁判員宣傳落實到每名參賽選手中,使選手熟知現場操作安全技術措施,做到安全操作。實際考核賽場,選派2名安全檢查員進行全程監督,保障賽事安全。
競賽裁判員采取一賽一聘制,賽前進行培訓。理論考試由專業部門組成監考組進行監督,選手在計算機上答題,當場提交顯示分數,由本人確認簽字;實際操作的裁判員由具有專業資質3人以上不同專業部室組成,最后取平均分,確定實際成績。成績核定第一時間進行公示,接受職工群眾的全程監督。
注重技能競賽的拓展與延伸。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為充分發揮技能人才的“傳、幫、帶”作用,調動師徒教與學的積極性,推行“導師帶徒”管理辦法。獲得公司級技術能手稱號或公司聘任的首席技師、高級技師通過簽訂師徒協議,一對一地指導徒弟,幫助其在本崗位上成長成才。“師帶徒”期間,考核合格,通過分階段、分步驟、有重點地進行傳(經驗)、幫(業務)、帶(作風),全面提高職工技能水平和創新創效能力。
五、各部門、各單位積極配合,鼎力支持
公司各部門、各單位團結協作,密切配合,使大賽的各項籌備工作領導有力,組織得力。各生產礦克服生產和接續壓力,抽調學員參加賽前培訓;各處室派出專業技術骨干,對大賽選手進行專業性技術指導;通風處、機電處各處室領導,利用下班及休息休假時間,不辭辛勞,對選手進行針對性指導,并組織階段性模擬考試,強化選手訓練的嫻熟程度,為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開展奠定了組織保障。
六、越來越多的“高手”涌現,成為公司技能人才隊伍的中堅力量
通過技能競賽的扎實有效開展,為企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企業經濟效益逐年攀升,產量從2005年年產600萬噸提高到2020年年產 1763萬噸,職工綜合素質逐年提高,各類事故的發生率逐年降低,企業進入了高質量綠色發展快車道。
自2007年至今,扎煤公司組織開展了十一屆技能競賽。在參加呼倫貝爾公司、煤業公司、集團公司、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全國煤炭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扎煤公司獲得一等獎35項,二等獎39項,三等獎38項,團體獎14項,1人被集團公司授予“華能工匠”,12人被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技術能手”稱號。
十年磨一劍,耕耘結碩果。2018年,在全國第四屆“梅安森杯”煤炭行業(智能安全監測)職業技能競賽中,4名選手分別榮獲高級工組和中級工組一等獎,公司獲得團體第三名的好成績,實現了扎煤公司在全國技能競賽“零”的突破;2019年,在“河南能源杯”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 6名選手分別榮獲電工組二等獎、鉆井工組二等獎、安全防范系統安裝維修員組二、三等獎、瓦斯檢查工組三等獎,公司獲得團體第七名的好成績;2020年,在“中國夢·勞動美”內蒙古自治區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4名選手分別榮獲瓦斯檢查工第一名、第二名、優秀獎,礦山測量工優秀獎的好成績,實現公司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技能競賽獲獎零的突破,職工的競技水平和綜合素質充分體現。2021年,組織13名選手參加集團公司“華能工匠杯”技能競賽,10名選手獲獎;2021年10月13日至15日,扎煤公司在第十屆“山西焦煤杯”全國煤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奪得安全儀器監測工特等獎(國賽銅獎),這是繼去年公司參賽選手獲得國賽一等獎后,在全國煤炭行業賽事取得的最好成績,實現了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特等獎“零的突破”。同時,公司參賽選手斬獲安全儀器監測工一等獎、瓦斯檢查工一等獎、團體競賽一等獎等多項殊榮,充分展示了扎煤公司職工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煤炭產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成果。
隨著技能競賽的深入開展,為廣大一線職工崗位學習技術、成長成才搭建了平臺,得到職工群眾的高度支持與認可,極大調動了廣大職工主動提高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的積極性,激發了崗位學業務、練技能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職工參賽熱情高漲,比學趕超氛圍日益濃厚。從職業技能競賽孵化到技能成果轉化的運行邏輯,使技能競賽融入培訓體系、服務科技創新。如今,職業技能競賽已成為公司技術含量最高、覆蓋面最大的人才培養途徑,也為優秀選手提供了成長發展平臺,每年有數十名技能人才從這里起步,走向更重要的工作崗位,實現了人生夢想,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技能競賽,有380人晉升職稱,347人被提拔擔任班組長以上職務,對外輸出人才達1800余名。
(作者單位:內蒙古扎賚諾爾煤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