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一種傳承,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幾輩人……”寧蒙水文局機關職工書屋里,職工圍坐一起,分享著家風家教方面的體會和感悟,分享者妙語連珠,傾聽者或微笑點頭,或皺眉沉思……這樣的場景,在沿河一千多公里的寧蒙測區上演,不同的人,不同的地點,相似的主題,展示著寧蒙水文測區書香潤局的良好氛圍。
寧蒙水文局自2002年試運行以來,高度重視文化建設,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文培元,堅持文化潤局,如今二十年轉瞬即逝,書香潤澤寧蒙,測區盡染芬芳。
憶往昔:以文培元結碩果
時光回溯二十年,2002年,寧蒙水文局組建運行之初,根據基層水文站工作駐地遠離城鎮,缺少文化娛樂活動,工作單調、生活枯燥的實際,工會為局機關和基層各測站購買了業務、娛樂、寫作、管理、法律、烹飪等方面的圖書,購置書柜桌椅,在機關二樓建設了職工書屋,測站初步建立了閱讀角。隨后雖多次補充圖書,但基層閱讀環境一直沒有得到改善。2009年至2010年,寧蒙水文局遵照黨和國家關于大力開展讀書學習的要求,行政投入資金建設職工書屋,為各站統一標準建設職工書屋及職工食堂等,隨后不斷補充各類圖書,制定了相應的書屋管理和圖書借閱制度,基層職工書屋才初具規模。
為了能為職工讀書學習提供交流平臺,工會審時度勢,認真籌劃和準備,2010年7月內部刊物《學習園地》應運而生,這一舉措極大激發了職工的讀書熱情,廣大職工的寫作積極性、語言文字水平和業務技術素質有了較大提升。
2011年,寧蒙水文局黨委為將職工讀書學習活動引向深入,提出每個職工制訂讀書、寫作計劃,讀3-5本書、寫1-2篇文章的總體要求,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中。廣大職工一邊工作,一邊擠出時間讀書學習寫文章,《學習園地》月刊穩步發行,當年榮獲黃委水文局管理創新三等獎。也是在這一年,寧蒙水文局職工書屋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職工書屋”榮譽稱號,并獲贈幾千冊圖書,極大豐富了書屋藏書量,也鼓舞了職工讀書學習的士氣。
寧蒙水文局適時通過開展世界讀書日征文、書香三八征文、讀書實踐分享會、演講比賽等,激發全局職工爭做學習型職工的熱情,干部職工受到熏陶和浸潤,培養起熱愛水文、建設水文、奉獻水文的行動自覺,職工讀書寫文章出版刊物蔚然成風。
通過以文培元,全局職工樹立了“全員學習、終身學習、全面發展”的學習理念,逐步形成了“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工作與學習相結合”的良好學習模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隨后,寧蒙水文局逐年增補職工喜愛的圖書,選購上一年度中國好書等補充職工書屋。同時依托“職工書屋、道德講堂、學習園地、黨小組、工會小組”為一體的綜合性平臺,開展以水文站為平臺的學習培訓,“干什么、講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由測站職工輪流備課、講課、點評、討論、考核,并實行水文站職工持證上崗制度,逐步形成了具有寧蒙特色的“四化”學習法(學習制度化、學習全員化、學用一體化、促學人性化),建設成果豐碩,獲全河水文勘測技能比賽優秀組織獎,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職工講堂”。
2017年成立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引領廣大干部職工開展技術攻關、技術創新,職工獲得實用型專利8項,計算機軟件專著3項,參與發明專利7項,先后被包頭市總工會、自治區財貿輕紡農林林水工會及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掛牌命名。
現如今:文化潤局展風采
走進寧蒙水文局職工書屋,墨香撲鼻而來,右手邊的墻壁上,老子、孟子、毛澤東等名人的頭像和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赫然在目,拉下墻上的壁幕,各級領導蒞臨職工書屋指導工作、工會組織開展讀書實踐分享會的畫面躍然幕上。下面的電腦桌上,歷年開展活動的影集有序擺放,記錄著寧蒙水文的每一個精彩瞬間。正對面的墻上,《寧蒙水文局職工書屋制度》張貼在明顯位置,左右兩邊窗簾布上的荷花與毛澤東主席的《沁園春·雪》以及墻壁上“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山水畫相映成趣。再往下,寧蒙水文局工會歷年來的管理制度,職工之家建設、職代會與民主管理等方面的資料裝訂整齊地擺放在臺面上,臺面上還依次排放著寧蒙水文局精神文明建設相關材料、歷年女工獲獎征文集、職工出版文學作品……左手邊的書桌上,《學習園地》自2010年刊印以來的年度合訂本,近兩年的單行本,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寧蒙水文文化的堅持與厚重。周圍墻壁上書柜里的圖書琳瑯滿目,勞動與管理、名人傳記、生活科普……各類書籍按類別有序擺放,標序井然,便于職工尋找和借閱。進門左手可及的雜志區域,《讀者》《小說月報》《婚姻與家庭》《中國地理》等,是經職工選擇的讀物,廣受歡迎。在書柜的最上層,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職工書屋牌匾、黃河工會授予的職工書屋示范點、中國農林水氣象工會模范職工之家、內蒙古自治區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證書灼灼生輝,是對寧蒙水文文化建設的認可與肯定。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寧蒙水文局職工書屋從無到有,并幾經修繕,翻閱歷年來的老照片,書屋的變化翻天覆地,但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寧蒙水文書香潤局的初心始終如一。
數家珍:以文化人成效顯
寧蒙水文局一直高度重視水文文化建設,多年來,以“情系黃河 心系水文 愛我寧蒙”為主題,依托“我們的節日”、世界讀書日等活動,以開展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讀書實踐分享會、優秀文章評比等多種形式,持續推進水文文化建設,積極創造濃郁的讀書學習氛圍,極大激發了職工的讀書學習熱情。2020年,被授予黃委職工書屋示范點,局屬3個水文站被授予包頭市職工書屋稱號。就在不久前,寧蒙水文局舉辦的讀書實踐分享會“墨香寧蒙書會”,被黃河工會授予“全河優秀讀書組織”。
在寧蒙水文局濃厚文化氛圍的熏陶下,工會采取投稿發稿費、優秀文章評比、詩歌朗誦、讀書實踐分享會、征文活動、建文化長廊、榮譽室等多種形式,激勵大家的學習興趣。制訂《學習園地》管理制度,聘任審稿員審核《學習園地》文章,及時調整《學習園地》欄目內容,不斷提升刊物質量。對于黨建講堂、水文測報能力提升等專欄,有針對性地進行約稿。每期《學習園地》歷經審稿、編輯、審核、審簽、文印五遍成刊,確保期刊質量。職工讀書成果碩果累累,自2010年創刊以來,全部刊登職工原創作品,每月一期,現共刊印146期、2622篇文章、321萬余字。
值得一提的是,《學習園地》自創刊以來,每年對上年度文章進行評比獎勵,并以表彰優秀文章作者為契機,召開《學習園地》質量提升座談會,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調整各欄目內容,多元化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優化刊物質量,通過各項舉措,十多年稿件不斷,《學習園地》由原來的白底黑字到如今的彩色封印,外觀更加賞心悅目,質量穩步提升。
寧蒙水文局女工征文也在這些年留下了濃墨的一筆,自2014年組織女職工參加全國書香三八讀書活動組委會組織的讀書征文活動以來,連年榮譽不斷,先后有12人獲全國書香三八征文獎,并有82人次獲黃委、內蒙古自治區、水文局等各級獎項。獲獎職工受邀到北京參加頒獎典禮,獲獎征文收錄在內蒙古“注重家教 培育家國情懷”優秀征文集錦《家 心靈的歸宿》中,由內蒙古評書曲藝廣播電臺廣播;部分征文被黃河工會《巾幗同心 共建幸福河》和水文局《最美書香》收錄,可謂影響深遠。
寧蒙水文局以職工書屋為載體,以《學習園地》為展示平臺,助推寧蒙水文文化高質量發展,也讓寧蒙水文職工文化素養更高,寧蒙測區文化底蘊更濃。
深耕二十載,書香潤寧蒙?;厥走^去,厚積薄發,書香飄遠;展望未來,初心如磐,篤行致遠。(游小娥)